寒潮预警共分为几个等级?其中橙色预警是第几级?近日,中央气象台发布了寒潮橙色预警,随后迎来的本次2020-2021跨年寒潮,在多地打破了历史低温纪录。下面来了解一下我国的寒潮预警发布标准,以及橙色预警是第几级,是一级、三级,还是四级?
我国的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共有13类,分别是台风、暴雨、暴雪、寒潮、海上大风、沙尘暴、低温、高温、干旱、霜冻、冰冻、大雾和霾。
这些灾害预警根据危害和紧急程度,*多,分为4个级别,1-4级分别以红、橙、黄、蓝四种颜色对应,1级为*严重的级别。
其中,根据*新版的2010年中国气象局、中央气象台发布的《中央气象台气象灾害预警发布办法》规定,寒潮预警共分为3级,因此橙色对应的是*高级别,并没有红色寒潮预警。
但是,在2007年的《中央气象台气象灾害预警发布办法》中,将寒潮预警信号分为4级,也就是1级红色预警、2级橙色预警、3级黄色预警、4级蓝色预警。不过,这个分级标准已经废止,被2010年的发布办法代替。
由于我国疆域辽阔,南北气候差异较大,部分省份根据自己的气候特点,依然在沿用2007年的《中央气象台气象灾害预警发布办法》。
因此,这就造成了寒潮预警信号分级不统一的现象。不过*权威的分级依然是2010年的《中央气象台气象灾害预警发布办法》,也就是寒潮预警共分为3级。
根据2010年6月25日发布的《中央气象台气象灾害预警发布办法》,寒潮预警信号共分为三级。
橙色预警:一级预警,*高级别,预计未来48小时2个及以上省(区、市)大部地区平均气温或*低气温下降16℃以上并伴有6级及以上大风,长江流域及其以北一半以上地区平均气温或*低气温将下降12℃以上,冬季长江中下游地区(春、秋季江淮地区)*低气温降至4℃、局地降至2℃以下。
黄色预警:二级预警,预计未来48小时2个及以上省(区、市) 大部地区平均气温或*低气温下降12℃以上并伴有5级及以上大风,长江流域及其以北一半以上地区平均气温或*低气温将下降10℃以上,冬季长江中下游地区(春、秋季江淮地区)*低气温降至4℃以下。
蓝色预警:三级预警,预计未来48小时2个及以上省(区、市)大部地区平均气温或*低气温下降10℃以上并伴有5级及以上大风,长江流域及其以北一半以上地区平均气温或*低气温将下降8℃以上,冬季长江中下游地区(春、秋季江淮地区)*低气温降至4℃以下。
2007年中国气象局发布的《中央气象台气象灾害警报发布办法》(气发〔2007〕500号)已废止,也就是说,目前并不存在4级寒潮预警标准,更没有红色寒潮预警。
不过,『白云居丨发现还有央媒发布的寒潮分级知识,依然采用的是已废止的2007年的发布办法,这是不规范的。